记者4月1日从市自然资源局获悉,《珠海市乡村“通则式”规划管理规定(试行)》近日印发执行,这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,珠海落实相关要求,在全省率先推出乡村“通则式”规划管理规定,探索以规定代替村庄规划,破解部分乡村地区村庄规划过期或不适用的问题。
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建设规划指明新方向,不得要求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,可通过通则式管理规定进行管控引导。珠海敏锐捕捉这一政策风向,迅速响应,出台此规定。这一决策打破了“一刀切”的规划思维定式,针对部分乡村规划过期或不适配的痛点,创造性地以“一规定一图则”替代传统村庄规划,既实现了空间规划管理的全覆盖,又为乡村发展预留了弹性空间。这种“通则式”管理,恰似在乡村振兴的棋盘上布下关键一子,既守住了耕地红线、生态底线,又激活了乡村发展的“一池春水”。
新规的核心在于实现“三个解放”:解放规划编制的行政束缚,解放土地功能的单一限制,解放乡村建设的思维定式。通过将底线管控与弹性调整相结合,珠海为乡村发展开辟了一条“有所为有所不为”的智慧路径。
新规最具突破性的设计,在于其对乡村用地弹性的大胆释放。以往,乡村发展常被土地规划的“紧箍咒”束缚,用地功能调整困难重重。如今,在严守底线红线的基础上,新规允许乡村建设用地功能混合、性质转换,契合乡村“宜商则商、宜工则工”的多元发展需求。
新规的温度,体现在对村民生活品质的关怀之中。落实“一户一宅”,优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,既保障村民居住权益,又促进土地集约利用;根据村民实际需求统筹布局公共设施,推动共建共享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。在风貌管控上,鼓励乡村绿化,推动“光伏+建筑”与乡村风貌融合,让乡村既有美丽“颜值”,又有发展“内涵”。
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。要让新规切实发挥作用,首先宣传推广要到位。政府部门应借助线上短视频、线下宣讲会等多样形式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向村民和相关从业者详细解读新规内容,让大家清楚新规能带来的好处,消除误解与顾虑。其次,简化审批流程至关重要,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,让村民和项目建设者能快速办理规划许可,真正体验到“快车道”的便捷。还要强化监督机制,严厉查处违规建设行为,确保新规执行不走样。更要鼓励村民积极参与,倾听他们对乡村建设的想法,让新规更贴合乡村实际,符合村民期待。如此,新规才能真正扎根乡村,开启乡村蝶变新篇,助力珠海乡村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大步迈进,绘就宜居宜业的美好画卷。(来源:珠海特区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