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9日,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山房路迎来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,“我爱珠海 文明有约”乡村研学高新场活动在此举行。来自全市的50余名高校学生代表通过沉浸式研学,近距离感受“传统与时尚碰撞、传承与创新融合”的文化特色,见证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。
从传统到潮流
非遗与青春共振
这条被誉为“珠海历史文化长廊”的山房路,串联起粤韵堂、留学生博物馆、唐绍仪故居等多处文化地标,汇聚了非遗传承、岭南建筑、名人故居和留学生文化等多元元素。本次唐家湾镇山房路路线聚焦高校代表,传达非遗传承不是“冷冻式?;ぁ钡睦砟睿么臣家沼氲贝罟舱?,旨在培养“文化种子”,让青年成长为文化传承的生力军。
研学首站,青年学生们来到无用手工纺织传习馆,该馆致力于传承和推广中国传统手工纺织技艺,馆内陈列了丰富的纺织原料、传统的纺织工具以及精美的手工纺织品,展现了中华纺织文化的深厚底蕴。学生们通过实地观摩,深入了解了从纺纱、织布、草木染到成品的全过程,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与匠心精神。这里不仅展示了香云纱织造,还鼓励学生用传统纹样设计国潮帆布包等文创产品。这种“活态传承”的理念,通过将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,让传统技艺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,而是能够走进年轻人日常生活的时尚元素,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参与到传统手工艺的?;び氪葱轮?。
粤韵堂内,锣鼓声起,一曲《柳毅传书》之《花好月圆》选段拉开了粤剧表演的序幕,优美的曲调、婉转的唱腔,让青年学生们大饱耳福。这座百年古建筑经过活化利用,已成为传承弘扬粤文化的新地标。馆内通过图片、文字、实物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,展出粤剧服装、头饰、乐器以及粤语、粤剧传承发展历史。在互动体验中,学生们学习了粤剧《帝女花》选段,虽然唱腔还不够标准,但认真的态度赢得了专业演员的赞许。未来,粤韵堂将开展粤语粤剧主题文艺表演、文化沙龙、教育培训等特色活动,让古建筑焕发新的生机。
跨越时空的对话
搭建多元文化的桥梁
在珠海留学生文化馆,墙上挂满了珠海留学生当年的生活和学习照片,展柜里陈列着他们的个人物品。馆内,青年学生们认真地观看和学习,了解珠海留学生文化成果,通过这个建立跨文化对话的窗口,吸收多元文化养分。“此次参观让我们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,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?!毖砻侨粲兴嫉厮?。
在唐家村史馆,学生们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实物展陈,深入了解唐家古镇的历史变迁、人文风貌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接着,学生们参观了望慈山房(唐绍仪生平陈列馆),馆内陈列的唐绍仪生前使用的家具、书信和照片,学生们久久驻足,仔细阅读唐绍仪参与辛亥革命、推动南北议和的事迹,感受他“以天下为己任”的家国情怀。
“走进这些历史建筑,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,感受到先辈们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精神力量?!币晃谎锌?,近距离的观摩不仅加深了对珠海本土历史文化的认知,也深刻体会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。
许愿树下的心灵洗礼
用青春书写未来
这场“我爱珠海 文明有约”乡村研学活动,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,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?!霸钢楹T嚼丛矫篮谩薄跋M澄幕芄灰淮淮涝洞邢氯ァ薄疃詈?,学生们聚集在许愿树下,在许愿卡上写下自己的心愿与祝福。
“参加此次实践活动,我不仅了解了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以及南北方织物的差异,而且对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入的认知。”来自暨南大学的徐帅同学深有感触地说,古人认为织物“取之于天地,用之于人”,这一理念与现代哲学观点不谋而合,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?!白魑笱?,我们不仅要在书本中汲取理论知识,更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。我们可以从先人的智慧中汲取灵感,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?!?/p>
“粤剧老师们独特的唱腔、华丽的服饰和精湛的表演,令我印象非常深刻?!敝楹?萍佳г貉疖缬鹪诓喂墼猎咸煤蟾锌?,作为一名外地学生,这次经历让她对广东的粤剧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。而且,粤剧的唱词和念白让她对粤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她希望通过学习粤语进一步感受岭南文化的魅力?!巴ü缁崾导?,我们不仅能拓展知识面,还能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,这对我们的成长和视野的开阔都有很大帮助?!鼻疖缬鹚?。
当青春遇见古镇,当传统邂逅现代,文明的种子正在新一代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。通过历史传承、集体实践、社区互动和现代体验的多维结合,珠海高新区正在构建“文化地标+青年社群+创意转化”三维模式,为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良性循环夯实基础。
这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,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,而且深化了青少年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,更为珠海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青春活力。(来源:文明珠海)